新媒体时代,我们都离不开社群,现在谁没加入几个社群。有些社群进去之后,开始很热闹,大伙热血沸腾,而后死一般寂静!有一些社群一直都是信息满天飞,但是“冷”的,大家老死不相往来!
现在很多公司都宣称要做社群,雄心勃勃的。结果呢,把一堆微信群或者QQ群交给一个人去运营。一切不做详细规划的社群运营都是耍流氓!
吃饭的时候大家都知道,为什么要吃青菜,而不是单纯吃肉!因为青菜能够补充所需的维生素,膳食纤维等,而肉却不行。
什么决定要做社群?
做社群的目的就是与客户持续发生关系,让客户持续购买或者购买增值服务,不然没有必要去维持一个社群。
社群能够发掘客户价值增长点。做社群首先就要思考现有客户,和在现有客户基础上吸引有相似属性的新客户,有哪些价值可以挖掘,能够产生多少价值?
社群本身就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在流量经济时代,社群会是中小企业模式突破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相对来数比较经济、门槛和风险较低的一种方式。
社群定位是什么?
吃饭的时候大家一定知道想吃什么,不吃什么,这就是吃饭的定位!做社群,也一样,要有一个定位。比如那些做得比较成熟的社群:
有能力做社群吗?
麻辣香锅很诱人,但要知道自己的胃能不能承受得住。做一个社群,有一定程度的资源投入,包括人力、财力和资源的支持。当然这不是关键,关键是你能否保证持续为这个社群提供价值,能够给社群用户一个长期待在这个社群并保持活跃的理由?
愿意为这个社群投入多少?
20块钱可以吃一份快餐,100块可以吃一份牛排,愿意花多少?抱着满腹幻想,期待社群能够带来多少的转换率和价值。结果就安排一个运营专员或者一个小编去管理维护,而且基本没有相应的预算和公司资源的支持,这是很难保证社群的活跃度和后续价值的产出。
做饭的时候,想做酸菜鱼、水煮鱼、可乐鸡翅······那必须得先知道怎么做,就算不懂,也会去研究,学习对吧。
建立一个社群很容易,但要让这个群的成员愿意待在这里,并且喜欢待在这里就很难。愿意待在这里,喜欢待在这个社群里,那这个社群总得做点什么,给群成员带去些什么吧。
对此
英虎有三点建议
1、不断更换刺激源——社群升级
2、不依赖感官本身的刺激——社群工具化
3、提供内部刺激——社群游戏化
不断更新刺激源-社群升级
长期相处的夫妻缺乏“激情”(刺激适应了),但往往换了新的衣服(比如制服装),或者换了居住地点(比如突然住进了远途旅游的酒店),就容易产生新的刺激感。
比如,有百年历史的可口可乐,不断换包装、换概念,今天歌词瓶,明天台词瓶,后天又星球大战瓶、世界杯瓶等,让人产生新的刺激感。
同样,社群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通过不断地刻意制造新刺激,来重新激活群成员的期待。
不依赖感官本身的刺激-社群工具化
上面说为了减缓审美疲劳,社群需要不断地提供新刺激,但迟早有一天,群成员对社群的各种新招式习惯了,最终还是会审美疲劳,产生“刺激适应”,毕竟社群是不会换的。
为什么群成员会对社群的内容产生审美疲劳,但不会对办公室的打印机和电脑产生审美疲劳?为什么社群就不能像它们一样?
因为打印机的存在,并不是为了满足某种“感官体验”,而是为了帮你完成另一个任务(打印办公室文件)。它的存在,本身就具有工具价值,并不依赖感官上的“刺激感”
同样,社群如果想持续存在,就需要具备工具价值,能够帮群成员完成某个生活或工作中本来就需要被完成的任务,而不仅仅是“提供直接的感官体验”。
所以社群工具化的标准就是:群成员在这个群里能够得到什么?有什么能够让群成员遇到某个问题就想起这个社群。就比如人们上火了就想到凉茶一样。
提供内部刺激-社群游戏化
前面讲的两种降低“刺激适应”的方法,一种是不断提高和变化外部刺激,另一种是不再依赖自身的外部刺激(感官体验),而是绑定另一个任务(类似打印机的需求)。
还有一种方法:把自身的外部刺激,逐步转化成内部刺激。
如果说外部刺激是用户得到的东西(比如金钱、娱乐、学习等),那么内部刺激就是用户自己付出的东西(比如通过努力来实现自己的某个目标),而内部刺激,则不容易产生“刺激适应”。
比如社群可以让群成员帮忙提供话题、提供活动策划、组织学习等,让群成员主动参与社群活动,然后得到相应的回报。刺激群成员的主动参与意愿,并不断更新内部刺激让他们的参与行为持续下去。
所以,要让一个社群“活”下去,并让群成员愿意一直待在这里,总结起来就要做到:
1、提供新的刺激源:不断进化新玩法,推出新产品。
2、不依赖自身的外部刺激:变成打印机这样的工具,满足群成员的某个需求。
3、转化成内部刺激:让群成员主动做事和参与,完成群成员自己的目标。
活动
【玩竞猜 赢现金】最后一天!
500元,就是你一句话的事儿!
长按二维码识别 抢500元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