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纷杂的市场环境中,有太多一样的营销声音。诸如:我们的价格最低;我们的质量够硬,我们的产品最好。消费者听得实在是太多了,很多人因此而变得麻木。
设想一下,一个商家每天都分享质量比拼、打折、免运费等营销内容,你有分享给别人的欲望吗?这会不会显得自己的消费观很Low?
做营销内容就像今天情人节追求女孩子是一个道理的,去谈她可能感兴趣的话题,推送她内心渴求的东西,投其所好,才能做到真正走心地营销自己,最终取得她内心深处的信任和爱慕!
营销内容要引起消费者的共鸣
营销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商家赢得更多的潜在客户和支付客户,这一定要有共鸣的内容!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样的内容会是有共鸣的呢?
商家要通过营销来获得对方的好感以及信任!而好感和信任这两个词语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它们都是和情感有关的!
举个例子,在抗炸时期,毛泽东的小米+步枪从装备上肯定干不过蒋介石的飞机大炮以及美国人的支持,但是毛泽东思想确是战争胜利的决胜因素。为什么?因为他的思想赢得了绝大多数老百姓的共鸣。作为企业,你找到共鸣了吗?
产品、价格、质量都不是事 要做积极的影响
世界在变,人在变,唯有不变的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这是内心的一种感受。
一个优秀的企业除了满足人们对产品或者服务本身的需求以外,还必须具备满足人们情感需求和社会责任感需求的东西。
一个优秀的品牌是否能够唤起人们对生活某种美好的情感和思想将是优秀品牌的最终导向。
一个品牌营销的意义在于给自己或者他人带来积极的某些变化,所以,有效营销归根结底是对他人产生积极影响的一种商业行为,你能积极影响的人越多,那么你就会赢的越多。
这样的营销靠的不是你产品的质量,也不会是你渠道的质量,而是看你传递给大众的信息的质量。而这个信息无论以哪种内容形式传播,能得到广泛传播的肯定是能给人们带来美好生活向往和满足某种精神诉求的。而这种情感往往又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很少有机会去表达分享。
那么,如何做积极的影响?
培养品牌忠实用户
互联网+时代,影响潜在客户购买行为产生的因素中,积极的品牌评价比重高达90%,购买行为产生过程是带有很强的情感因素。为了达到最好的传播效应,尽可能多的接触到更多客户,社会化媒体是不二选择。
无论是对大公司还是小企业,社交媒体让你的品牌传播变得如此简单。社交媒体一次又一次积极的点赞、评论、转发,使你的品牌价值迅速发酵、增长。在社交媒体上,你可以通过搜索、关键词检索等手段,第一时间接触到你的客户,解决他们使用产品的困惑、消除他们的不满,往往更容易赢得顾客芳心,这是奠定顾客成长为粉丝的基础。
知悉用户产品体验
没有一个用户会喜欢内容无聊空洞的商品介绍页或者一成不变的产品推销的推文,顾客只想知道你的商品能解决什么具体问题、是不是真的好,他们更想看到别人的使用反馈和评价。
为了最大效应发挥已有用户的传播热情和影响效力,最好列出一些用户反馈的例子,用很简洁、明了的方式来展示那些使用你的产品的人是如何快乐、优雅地解决问题,一定要避免引用一些"我喜欢这个产品,物美价廉"这样笼统的评价,这没有任何意义。
案例应该很简单、清楚,力求一句话深入用户的心理和生活状态中、寻求当前消费者心里的追求,戳中痛点,才能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提升用户线上体验
为了让用户的热情更加突出、引人关注,你必须好好爱护他们。网站应该专门为用户设计一个展示页,精心安排一些内容表现人们的满意感受、反馈,甚至包括一些短视频、用户的感谢信等。要让你的客户或粉丝觉得自己被重视、被珍惜,购买你的品牌的产品会有一种优待感,产生一种在别的商家那里感受不到的优越感。
可不要轻视设置用户展示页这个简单的动作,一个好的展示页,就如一张精心制作的名片,通过社交网络的不断分享和传播,人们会主动地来向你"要"名片,来了解你的品牌,这比你到处去打广告、发名片有效得多。好的展示页,顾客会自然而然帮你传播,这是品牌传播渠道的一个有力延伸,是线下到线上的一个无缝对接。
让用户主动为品牌传播
社交媒体时代,企业除了关注自己公司的网站,更应该关注不同社交平台上关于企业的消息。顾客经常会把买到好产品后的使用感受评价和照片发布在各种社交网络平台上,这样的传播方法,比那些企业账号可以发布的推文、广告或者推送的邮件,可信效力和传播效力强很多。
品牌,好坏不是你说了算,"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消费者的反馈才是关键。那么如果收获更多评价以形成更强大的社交媒体传播效应呢,关键就是推动你的用户来发布更多关于产品的积极信息、少说一些吐槽内容。为了更多的积极评价,必须简化评价的流程,让顾客花最少的时间来进行评价和反馈。
米趋建站-外贸建站领导品牌:http://site.nuo.cn/
免费分析全球市场商机:https://www.winsog.com/
文章由:英虎跨境电商【微信号:yhkjds】原创编辑,原文地址:http://site.nuo.cn/marketing/show/239.html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